德里苏丹国共五个王朝:奴隶王朝(1206-1290年)、卡尔吉王朝(1290-1320年)、图格鲁克王朝(1320-1414年)、赛义德王朝(1414-1451年)、洛迪王朝(1451-1526年)。国家政权的支柱是由突厥人、阿富汗人、波斯人组成的军事贵族集团。他们之间争权夺势,宫廷政变或反对中央的叛乱不断发生,320年期间共换了35个苏丹。
1186年,在阿富汗赫拉特地区兴起的古尔王朝灭了伽色尼王朝,在夺取阿富汗和旁遮普领土后,继续向朱木拿河和恒河流域深入。由于古尔王朝的阿富汗人信仰伊斯兰教,从此伊斯兰教的势力便深入南亚次大陆。1206年古尔王朝陷于分裂,该王朝驻德里的总督、出身于奴隶的库特布·乌德·丁·艾伯克自立为苏丹,占有以德里为中心的广大地区,从此开始了德里苏丹国时期。
库特布塔遗址
1210年,艾伯克在拉合尔打马球时严重摔伤后不久就死去了。作为奴隶王朝的创建者,他成功地稳定了突厥人在北印的统治。据某些史学家描述,他不仅是一个严格的统帅和帝王,也是一个公正而大方的人。他爱好文学和艺术,德里著名的库特布塔就是他在世时开始修建的。但是他不善行政,常常用指挥军队的方式管理国家。在宗教方面,他表现狭隘。他建造的两座清真大寺是在拆毁当地印度教寺庙后营建的。
奴隶王朝第三位统治者沙姆斯丁·伊勒杜墓
当哈尔吉建立王朝时,他已经70岁了。1292年旭烈兀的孙子阿卜杜勒带蒙古兵侵印,哈尔吉亲率大军迎敌于印度河畔,打败了侵略者。之后,哈尔吉的侄子加女婿阿拉·乌德·丁杀害了哈尔吉,夺取了王位。在1297年以后的10年内,蒙古人对德里苏丹国发动了6次(一说7次)入侵,规模最大的一次有20万骑,但均被阿拉·乌德·丁或他的将领所击退。
在五个王朝中,图格鲁克王朝的统治时间最长,并一度达到德里苏丹时期的鼎盛。图格鲁克的儿子穆罕默德登基后,他设想建立一个强大的印度帝国。向北,他远征花剌子模,甚至深入中亚腹地;向南,他征服了瓦朗加尔。为了实现帝国梦,穆罕默德统治时期征战经久不息。他征服了喜马拉雅山地区的坎格拉,在南印度的领土扩张也屡屡成功,他的版图一度超过以前任何一位苏丹。其版图西起印度河流域,东到孟加拉,北抵喜马拉雅山脚下,南至科佛里河流域。但好景不长,1334年潘地亚王国宣布独立,1335年稍北的瓦朗加尔同样仿效,1336年维阇耶那伽王国建立,1338年孟加拉反叛,随后巴玛尼王朝自称苏丹。这样,德干地区和东印度都先后脱离了德里朝廷。气急败坏的穆罕默德四出平叛,疲于奔命,1351年他在信德讨伐反叛者时,死于热病。
图格鲁克王朝的崩溃源于帖木儿大举入侵印度。帖木儿于14世纪后叶兴起于撒马尔罕,自称是成吉思汗的继承者,先后征服察合台、波斯、花刺子模、阿富汗、叙利亚及小亚大部,建立了庞大的帖木儿帝国。1398年4月,62岁的帖木儿声称德里苏丹允许偶像崇拜,不是好的穆斯林,必须受到惩罚。他带领9.2万骑兵从撒马尔罕出发,9月渡印度河,于12月中旬到达德里近郊,12月18日,帖木儿进入德里。起初他答应绝不虐杀无辜,但是他的军队到处抢劫,引起了德里居民的反抗。在一次冲突中,忍无可忍的印度人杀死了几个强盗兵。于是帖木儿撕毁前约,下令屠城。5日之后,德里城尸积如山,血流成河,幸免一死者,全部发为奴隶。帖木儿的入侵,给印度人民带来了空前的灾难。数千个城市和村庄被毁,几十万居民丧生,德里两个月内成了一座死城。帖木儿回归时,用印度的牲口拉着印度工匠造的车装着从印度得来的战利品,足有几十里长,最后连德里的金属城门也一并拆下装上车拉走。在归途中,还顺便抢劫了密拉特、坎格拉等城镇。北印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遭到了沉重的打击和巨大的破坏,经历这一场罕见的劫难之后,图格鲁克王朝变得奄奄一息。图格鲁克王朝灭亡后,赛义德王朝与洛迪王朝并没有太大建树,尤其是到洛迪王朝统治时,版图仅剩西北印度及德里附近一点地方,直到被莫卧儿王朝终结。
名称解释
德里苏丹与非洲国家苏丹,虽然都被翻译为苏丹,但实际是两个不同的阿拉伯语名词。德里苏丹来源于السلطان,该词为国王的意思。因此,有的书籍在提到某穆斯林国家国王时,为了避免与非洲苏丹相混淆,翻译为素丹。而非洲国家苏丹来源于السودان,该词为黑色的意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