乐山大佛地处四川省乐山市,崛江、青衣江、大渡河三江汇流之处的凌云山上,与乐山城隔江相望。大佛建于唐朝,通高71米,肩宽24米,是世界上最大的“石刻弥勒佛坐像”。
乐山大佛不管是从建筑,还是从保养上面来说都是一个耗时耗力的工程。那么为何古代环境那么恶劣,条件那么艰苦,古人还要如此兴师动众的在这里开凿一尊佛像呢? 这还要从大佛的发起者海通法师说起。
海通法师出生在唐朝开元年间,当时乐山还叫嘉州。法师十二岁出家,二十四岁开始游历天下,最终来到嘉州的凌云山上,在那里搭起一间茅草屋开始修行。古代嘉州三江汇流,一到夏季水势凶猛,水流异常湍急,经常闹水灾,江上也经常发生船毁人亡的惨剧。年复一年,人们只能望水兴叹,无可奈何。海通法师见此情景,内心悲痛无比,他日夜沉思,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: 在山岩上临江凿一座人世间最大的弥勒佛像,让佛像日日夜夜、万世干载面对浩浩三江,永镇水患保佑苍生。
我们知道,观音菩萨、释迦牟尼佛都能保佑众生,那海通法师为什么要造一尊弥勒佛呢,这是因为唐代特别崇拜弥勒佛,佛经说弥勒出世就会“天下太平”。武则天当皇帝的时候,为了证明政权的合法性,还曾宣称自己是弥勒佛转世。由于皇室的大力提倡,使得全国上下很流行弥勒佛。海通法师主持开凿乐山大佛时,距离武则天时代仅过去20年,所以自然而然的就选择了弥勒佛。
海通有了计划之后,就开始去民间化缘集资数十年过去了,他积攒了数万两银子,到了公元713年,凿山开佛的工程终于开工了。但开凿并不顺利,嘉州官员听说海通和尚手中有如此多的银子,就诬陷他借修佛为名谋财,并威胁海通交出银子。海通和尚听后,大义凛然的说道: 我的眼珠子可以给你们,但修佛的银子万不能交。说完他就挖出自己的双眼以证清白。海通和尚的壮举感动了四方人士,人们纷纷解囊相助,能工巧匠不召自来,加快了大佛的开凿。可惜的是,没等到完工,海通就去世了,大佛工程也一度停工。
大约过了十年,才由剑南西川节度使“章仇兼琼”捐资复工,海通的徒弟带着师傅的遗愿,领着工匠们继续修造大佛,朝廷也下令拿出一部分税款支持,使工程进展迅速。可是当乐山大佛修到膝盖的时候,“章仇兼琼”升任户部尚书,离开了嘉州工程不得已再次停工。四十年后,剑南西川节度使韦皋再次捐资,乐山大佛终于在前后三代工匠的努力之下,正式完工,前后历经90年。
千百年来,乐山大佛就矗立在三江汇流之处俯视着芸芸众生。它不仅是一件宏大的石雕艺术珍品,也是古代人智慧和技艺的结晶,从中可以看出中国古代人民的非凡智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