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蔡县乡镇地图
上蔡的“蔡”,是从县城东蔡岗上的蓍草得名的。蔡字由“草”、“祭”组成,上古时期,用蓍草祭神占卜。现在上蔡蓍草仍丛生,蓍草丛中有画卦台,相传为伏羲氏画卦之所。
《续河南通志·舆地志》载:伏羲因蓍草生蔡地,画卦于此,遂名其地曰蔡。
周武王灭商后,封其弟“叔度”于蔡,是为蔡叔度。
上蔡、新蔡、下蔡
公元前447年,楚国灭蔡国,蔡齐侯逃至江西,建都称望蔡。古时西为上,上蔡在古吕(今河南省新蔡县)、州来(今安徽省凤台县)之西,故称上蔡。
蔡都街道
蔡明园
古蔡国都城所在地,为纪念而得名。
芦岗街道
奎星楼
辖区内有蜿蜒四五十里的土岗,岗西土地较洼,常年积水,盛产芦苇,街道由此得名。
重阳街道
蔡侯望河楼
辖区内有重阳登高处“望河楼”,相传为重阳节发祥地,为弘扬重阳文化而得名。
卧龙街道
蔡国故城
辖区内有卧龙岗,平地凸起蜿蜒四五里,沟壑纵横,形似卧龙,街道由此得名。
黄埠镇
元元统二年(1334年),黄姓迁此定居经营黄麻,因临汝河渡口(俗称埠口),又为上蔡至遂平的通道,商贾云集,聚居成村,取名黄埠。
杨集镇
原为小杨庄、后姜庄、小桑湾三个村。后姜姓衰败,杨氏兴旺,改姜杨集为杨家集,故名。
清嘉庆年间,在后姜与小杨庄之间起集,三村统称姜杨集。后来姜姓衰落,改称杨集。
洙湖镇
该地四周低洼,常年积水,中间一高岭,形如水中卧猪,取名猪湖。
相传周成王命曹国敬震泽,其后裔十一世曹洼在洪河西岸建曹寨村,曹氏后裔把猪湖修成大湖,涝能蓄水旱能灌溉,后以“猪”谐音演化为“洙”,得名洙湖。
党店镇
明洪武年间,从崇礼乡东党庄迁来一户党姓人家在此开饭店,取名党家店,简称党店。
朱里镇
朱、李二姓始居,因地处陈州至汝南郡古官道旁,又临洄曲河渡口,开店设铺营生,得名朱李店。
南宋初年,村人朱胜非官居宰相。以朱胜非故里,改村名为朱里店,简称朱里。。
华陂镇
春秋时期此地已有人居此,村西有一圆形陂塘,塘中盛产菰草,得名“菰陂”。
后因陂内产莲藕,夏季荷花灿烂,改名为“华陂”,“华”古代通“花”。
清康熙二十八年(1689年)筑寨,题字“荣华堡”,俗称“华陂寨”,后寨毁,称华陂。
塔桥镇
伏羲庙
相传此地古为洪河渡口,西平至项城的官道经过此地,河上架木桥,但因人车众多,桥屡建屡塌,故名塌桥,后来以同音演化为塔桥。
东洪镇
明朝时,一位冀姓郡马从西山运来大批红石,在上蔡境内洪河上修建了两座红石桥,称东红桥、西红桥。后因两座桥都在洪河之上,后人将“红”字写成了“洪”字。该桥居东,称东洪桥,村以桥名。
邵店镇
三级提灌
此地位于汝南至上蔡德交通要道上,邵姓在此开设饭店,过往客商在此食宿,称之为邵家饭店,后来简化为邵店。
北宋元丰年间,置邵店镇,明朝称孚召里,清朝初期,称“召临里”。“召”指西汉召信臣,在南阳任职时,大力发展农业和兴办水利。为了纪念召信臣,改“邵店”为“召店”。民国时期改回邵店。
五龙镇
东汉时,上蔡县令杜诗为解决上蔡县城东部水患,在此开挖五条沟,以排芦岗东泄之水。俗称沟河为龙,因村建于五条沟之间,故名五龙。
和店镇
明洪武年间,从山西洪洞县移居到此地的人在此开店,因曾遭大火烧毁,取名火烧店。
后来本村居民嫌名不雅,以谐音改为和店。
韩寨镇
清朝初期,韩氏父子三人由本乡胡楼村迁此定居,后为防匪患筑土寨,得名韩寨。
蔡沟镇
古蔡河(今黑河)经此,村称蔡沟。
大路李乡
明洪武三年(1370年),李氏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建村。因村前官道架一小桥,村名小桥李。
清康熙年间,村前官道加宽修成大路,改名为大路李。
无量寺乡
清朝初期,张姓由竹园村迁无量寺旁建村,村以寺名。
杨屯乡
三国时期,有官兵曾屯兵于此,后来杨姓迁此定居,得名杨屯。
齐海乡
清咸丰年间,齐楼、海子、小王庄联合筑寨,因齐楼村大,海子村人多,取名齐海寨,后来寨废,简称齐海。
崇礼乡
春秋时期孔子周游列国,孔子厄于陈蔡之间,曾至此讲礼义之学,倡导社会崇尚礼义,得名崇礼。
东岸乡
广武台遗址
清咸丰年间,乡绅袁明光、张应生等率众筑砖寨,取名潘东寨,因在古枯河东岸,俗称东岸寨,1941年寨墙拆毁,简称东岸。
小岳寺乡
明朝初期,齐姓由山西洪洞县迁至扶沟县。明天顺年间,又由扶沟迁此,因村建于岳王寺西,西为下,取名小岳寺。
西洪乡
明朝郡马冀景从西山运来大批红石,在上蔡境内洪河上修建了两座红石桥,即东红桥、西红桥。后因两座桥都在洪河之上,后人将红字写成了洪字。该桥居西,故称西洪桥。
百尺乡
张、朱、贾、郑四姓迁于上蔡至漯河官路两侧,开设店铺,因该地低于上蔡县城十字街地面百尺,起名百尺店。后兴集,改名百尺集,后来简称百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