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如今,说起顾城可能大多数人还是不太知道他。但是他的一句诗,相信你肯定有听过:“黑夜给了我一双黑色的眼睛,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。”这个时候大家肯定会恍然大悟,原来这句诗是他写的啊。
顾城5岁开始写诗,14岁就写出了被认为是“朦胧诗”代表作之一。并且还是一位想象力超群却又敏感执著的诗人,他所描绘的那些“理想王国”美轮美奂,我们总能从这些诗中感受到顾城对未来、对生命的无限憧憬。
他在世界各地都拥有着广泛的读者,是无数读者心目中的偶像,他的诗歌清新脱俗,这样天真无邪的人竟然是制造杀妻惨案的人。
诗人世家
1956年9月24日北京,顾城生于北京一个诗人之家。父亲为顾工,一个优秀的军旅作家和诗人,原名顾菊楼,参加过新四军,后任八一电影制片厂编剧,《解放军报》文化处编辑。
这时的顾家已经有了一个女儿顾乡,但小儿子的降生还是带给了这个家庭不少的欢乐。顾城从小受到父亲良好的教育和文化熏陶,在充满文化气息的家庭里长大。
但是,顾城在姐姐顾乡印象中的最大特点就是“不爱凑热闹”,上幼儿园时经常自己一个人在一边看树和蚂蚁。
小时候的顾城唯一的爱好就是看书,看完之后还喜欢讲给他人听,但是因为性格原因,他仅仅只认可姐姐顾乡这一个听众。在姐姐忙碌的时候,他宁愿对着空荡荡的墙壁“讲故事”,也不愿意走出家门。
1968年,影响深远的“知青”活动在全国展开,12岁的顾城也离开了学校,也是从这时候开始,他喜欢上了写诗。
他在生活中是一个非常沉默,似乎与这个世界也是格格不入。他开始写诗时总是一个人独处,不和别人一起玩耍,而是低头写自己的内心想法。而且文革的暴行给他的内心带来了冲击,使他变得更加敏感,也给他幼小的心灵留下了永远的烙印。
但是在他的作品里,却是带着些童话色彩的。他将自己心中所憧憬的梦乐园,通过他的作品展现出来。
第二年,顾工父子一起离开家,去了山东广北的一个部队农场,在那里,他们一起度过了漫长又辛苦的五年。但他并不喜欢农作的生活,这种劳作的生活与他想象中玻璃一样的世界有很大的距离,而这种距离让他感到痛苦。这段经历更加深了顾城性格中的矛盾成分。
1973年到1974年,这两年间,顾城开始往一些社会杂志上投放自己的作品,但反应都不算太大,直到1977年,他在《蒲公英》小报上发表的诗篇让他声名鹤起,在当时的整个诗歌圈都引起了强烈反响,而他也是在这时被选为了朦胧派诗人的代表。
童话诗人
在顾城很小的时候,就已经开始写诗,在他八岁的时候,写下了一首《杨树》,诗中是这样写的:“我失去了一只臂膀,就睁开了一只眼睛。”这首诗是从一个八岁孩子笔下写出来的,这件事怎么也太离奇,顾城是一个天才,从小就有着很强的文学素养和哲学思维。
《杨树》这首诗有着很强的辩证思维,凡是失去了一个方面就获得了另一方面,这是典型的辩证思想。再来看文学方面,顾城这首诗写的很美,虽然是一个八岁的小孩写出来的,但是极具诗意,一个杨树失去了臂膀,睁开了一只眼睛,这种想法就是很多比他大的人不及的。
在顾城17岁时,他正式开始写作,向报社杂志投稿,在顾城23岁时,编写出了《一代人》这样的诗,“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,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”,这首诗写在一个特殊的时期,也写出了那一代人的理想,身处“黑夜”时对于“光明”的渴望与追求。
并抒发了一代人的心声,也寄托着一代人的志向——经历黑暗与阴晦后,仍然对光明的不懈追求。这首诗虽然并没有太多的字,但是这两句就足够表达出作家的主题。
顾城的写作风格,总是带有着童心,他曾经被认为是“唯灵浪漫主义”诗人。他的风格曾经经历过一些转变,一开始顾城写的是童话诗,顾城早期的童话诗语言简洁,就像孩子在说话一样,句式通常很短,但是意境十分优美。
顾城就像是在借孩子的口表达自己的意志,至于为什么要用孩子,可能顾城心里他永远是一个孩子吧,他始终坚信自己是个干净的孩子。
他在读者心中是以一种路灯般指引人方向的光明存在。虽然他学有所成,父亲的教育与熏陶也确实成就了他,但他生命的后期也的确背离了他诗歌那种“童心”“自然”“唯灵主义”的信仰。
完美邂逅
1979年,在一辆火车上,顾城结识了自己之后的妻子——谢烨,并很快和对方走到了一起,这段美好的感情让顾城的生活增添了不少亮色。
当时,顾城和谢烨相遇在一列从上海开往北京的列车上,命运的安排让他们并列而坐,谢烨长得漂亮可爱,眼睛清澈,留着长长的头发,当时顾城一眼就喜欢上了她。
爱情传奇自此开始,顾城在给谢烨的信中,描述了他们的第一次相见:
买票的时候,我并没有看到你,按理说,我们应该离得很近,因为我们的座位是紧挨着的,当别人挤占了你的座位,你没有说话,就站在我身边,我感到你颈后飘动的细微的头发,我觉得你亮得耀眼,使我的目光无法停留。你的眼睛又大又美,深深的像是梦幻的鱼群,鼻线和嘴角有一种金属的光辉。
为了追求谢烨,顾城在上海谢烨的家附近买了简单的民居,为的是他能一出门就能看见谢烨,在顾城追求谢烨的四年中,有四次被拒绝甚至绝交,但谢烨爱的大门终于向顾城打开,经过四年的爱情长跑后,他们于1983年结婚。
谢烨是爱着顾城的,每当朋友聚会时顾城一开口说话,谢烨就拿出一个录音机录下他的每一句话,她一定觉得顾城所有的话都很有价值。
谢烨很理解城的内心,为了支持他的创造,谢烨几乎包揽了生活中所有的琐事,让顾城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。
当时的两人,即便前面是刀山是火海,依然会手挽手,拥抱着扑上去。
激流岛
随着中国作家协会对顾城的认可,越来越多的人认识了这位年轻的才子,当他有一些名气的时候,便想离开祖国,想让更多的人们知道他的作品和他的生活。
不料这一脚走错了,他的想法是天马行空的,做法却没有三思而行,依想法去了,失败也就注定了。
婚后的1987年,顾城带着谢烨赴德国参加诗歌交流,并在那里生下了儿子小木耳,然后接受奥克兰大学的邀请讲学一年,此后,游学于东欧、西欧,最后,定居在新西兰的激流岛,他们企图过一种自给自足的美好生活。
发现这座岛是在和朋友的一次旅行中,顾城觉得这里惬意极了,“草在结它的种子,风在摇它的叶子。我们站着不说话,就十分美好。”
在那个名为激流岛的地方,他是唯一的王,每天随着自己的心意而活,对他而言,这大概是最美好的生活了。
于是贷款买了房子,以童年的乌托邦思想经营着岛上的这个家。可是,到岛上没多久,顾城在大学的合约到期,失去了工作,购房的贷款,一下子让生活变得紧张起来。
他好像意识到了什么,突然决定在居住的地方养了几百只小鸡。美丽的新西兰小岛,空气异常新鲜,环境非常优美。突如其来的几百只小鸡让邻居和官方都措手不及,无法接受。
他们试图种庄稼,可是这里的环境根本不长庄稼,他们又买了200多只鸡,美丽的新西兰小岛,空气异常新鲜,环境非常优美。突如其来的几百只小鸡让邻居和官方都措手不及,无法接受。
小鸡一天天的长成了大鸡,经多次劝告无果后,有一天,当地政府和邻居们把他和他的鸡告上了法庭,法警来人强制执行。到最后,只能靠政府的救济和谢烨做临时工挣钱过日子。
顾城曾经写过,“爱情的美好,总是引人无限遐想,如云一样,而云成其为云,是因为距离,当你走进时,就变成了雾。”所有美好的爱情都经不起生活的一地鸡毛和贫穷的折腾。
这样的生活落差,让顾城的精神有了更深地偏执。
一夫二妻
原本顾城和谢烨是非常相爱的,却在后来被一个叫李英的女人介入了感情。这个女人也对顾城影响很深,她自称是顾城的粉丝,她的热烈追求给顾城带来很多烦恼,
李英一开始只是顾城众多“诗迷”中的一位,但因为工作原因,两人很快就见了面,就像之前和谢烨一样,顾城对这个叫做英儿的女人也一见钟情了。
在去激流岛之前,李英已经和刘湛秋在一起了,但是依然和顾城保持着联系。
李英是一个蔑视传统规范的女人,伦理道德在她眼里有些滑稽,她追求活出本性,很物质,也很自我,李英明知道顾城有谢烨和木耳,还是不管不顾地追到了激流岛。
李英以顾城的粉丝的身份来到激流岛追随顾城的,她一个人在新西兰无依无靠的,善良的谢烨把她收留在家。对外,称英儿是顾城夫妇的妹妹,实则二女共侍一夫。时间一长,也就名正言顺了。他们三个人开始一段很不平衡的感情。
顾城的诗充满朦胧和梦幻,但是李英却说自己每一句都能理解,而反之也是如此。
顾城和英儿在一起后,度过了一段甜蜜期。后来谢烨和顾城去到德国参加活动,可回来之后,英儿跟着一个人跑了,随后还结婚了。传说英儿并不是为了爱情,而是为了绿卡。总之这件事让顾城很难过,后来顾城写成了一本书,就叫《英儿》。
情人离开了自己,给了顾城沉痛的打击。发疯一般寻找李英。谢烨这才发现,自己在顾城心中的地位竟如此尴尬,而李英对于顾城,竟然如此重要。
家毁人亡
在此期间,谢烨在极度绝望中结识了德国的朋友大鱼,这个博士生,教谢烨开车,带谢烨逛商场购物,谢烨突然觉得,原来生活还可以这样美好。
此时,情人离开了自己,给了顾城沉痛的打击,而妻子似乎也与自己越来越远,这让顾城有些不能接受,他心中的桃花源也在慢慢地坍塌。
顾城内心经过百般斗争后,他决定和谢烨过着正常人的日子。当他激动地把这个想法告诉谢烨的时候,谢烨冷冷地说:“一切已经太晚了,我们回不去了。”
因为,谢烨已经决定了放弃顾城,接受大鱼。
最终,在一个绝望的午后,没人知道发生了什么,两人起了争执,导致顾城砍伤了自己的妻子,而后他让姐姐去救她,自己在写完遗书之后,就自缢了。谢烨因失血过多不治身亡。如他的诗:“睡吧,合上双眼,世界就与我无关。
而顾城应该是没有想到的,在当时,应该是并不想伤害妻子的生命的,也许这个结局,是谁也没有想到的吧。顾城的自杀也充满了争议。
顾城是个孩子,在爱情中摇摆不定;顾城是个屠夫,在生活中冷血无情;顾城亦是个诗人,在诗中描绘自己眼中的世间万物。
至此,这个悲情男儿营造的那个抽象的“乌托邦”理想王国彻底坍塌,一切都结束了,所有的恩怨到此为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