唐寅唐寅(1470~1524年),字伯虎,号六如居士、桃花庵主,今江苏苏州人,明代著名才子、书画家。与祝枝山、文征明、徐祯卿并称“江南四大才子”,与沈周、文征明、仇英并称“吴门四大画家”。
清 叶衍兰绘唐寅像
一、饱读诗书
唐伯虎出身于商人家庭,父亲经营一家酒肆,一直希望儿子读书考取功名光耀门楣。8岁起唐伯虎入学私塾,开始饱读诗书。读书期间唐伯虎结识了祝枝山、文征明等好友,并频繁参与当时的文人聚会,渐渐地在当地文坛崭露头角。
唐寅
二、痛失亲人
25岁前,家中连遭不幸,父母、妻子、妹妹相继去世,唐伯虎伤心至极。
唐伯虎从小只会读书,不会打理生意,很快家境就败落,此时的他心灰意冷,整日浑浑噩噩不知所终,更无心功名。
唐寅(明)《班姬团扇图》
三、高光时刻
在好友祝枝山的规劝下,唐伯虎重新潜心读书。28岁参加应天府公试,得中第一名“解元”,相当于江苏省第一名,这也是唐伯虎一生中最高光的时刻。
唐寅(明)《落霞孤鹜图》
四、科举贿案
29岁唐伯虎赴京会试,结识富家子弟徐经,两人相处甚为融洽。
唐寅进京后,陆续拜访了会试主考。
会试结束后,户部给事上奏称主考官收受徐经、唐寅贿赂,泄露考题给二人。随后大学士李东阳受命调查此事,结果查无实据。但弘治皇帝诏令锦衣卫将徐经、唐寅逮捕入狱,核查此事。最后以徐经、唐寅二人交钱赎罪并被黜充吏役结案。
科举贿案后,在京的同乡官员怜惜唐伯虎之才,将他派为浙江布政使通吏,但唐伯虎却不愿去做吏(吏被当时士人视为下等职业),在交钱赎罪后,选择回乡。
回到家中后,唐寅的第二任妻子与其反目。在休掉其妻后,唐寅心情十分低落,再加上在狱中遭受刑讯,身体一直不太好、待他如子的文征明之父去世,以及身陷贿案所遭受的流言蜚语,让唐伯虎身心俱疲,病倒在床。
在修养期间,唐伯虎以饮酒读书度日。为了摆脱科举贿案的阴影,他在佛经中寻求解脱,并以《金刚经》中的“如梦幻泡影,如露亦如电”的“六如”自喻,号“六如居士”。
唐寅(明)《秋风纨扇图》
五、建桃花庵
由于赎罪耗尽其家中积财,且此生再无科举之望,唐伯虎决意以书画谋生。
在他的努力下,他的绘画名气日增,经济条件逐渐好转,加上在朋友们帮助下,唐伯虎修建了草屋桃花庵,得以有落脚之处,这里也成为了他创作的主要场所,在此写下了著名的《桃花庵诗》,其中写道:别人笑我太疯癫,我笑他人看不穿。
此时唐伯虎的生活相对安定,除了以书画谋生外,偶尔也会收徒授课,还时常与新朋旧友聚会宴饮、诗词唱和。
唐寅(明)《桃花庵歌图》
六、逃过一劫
36岁时,唐伯虎应宁王之邀请赴南昌半年有余,后来发觉宁王有造反的意图,于是他立刻装疯卖傻让宁王放其离开了南昌。
不久,宁王造反失败被处死,唐伯虎虽然没有被当作同党受到牵连,但对他的名声造成了较大的影响,让他的生活大不如前,他想多卖一些画作补贴家用,结果却不尽如人意。
唐寅(明)《孟蜀宫伎图》
七、晚景凄凉
晚年的唐伯虎过得十分凄苦,疾病缠身,54岁时去世,留下绝笔:“生在阳间有散场,死归地府又何妨。阳间地府俱相似,只当漂流在异乡。”
唐寅(明)《函关雪霁图》